襄阳一中学习心得体会--杨选银
2017年4月24日襄阳一中行
杨选银
4月24日襄阳一中行,收获颇丰,感受颇深,联系我校“三环七步”课堂模式改革现状,我以为值得学习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新的高考考试招生形势下,应该刷新教育理念,以“一点四面”来观照、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所谓“一点四面”,即立德树人,此为“一点”;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此为“四面”;明确了这些,我们才能弄清楚教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大方向,从而高屋建瓴;否则,我们会像迷雾中的船,飘荡不知所至。教育失去方向,考试失去抓手,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们将共同学习钻研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同志2016年初发表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等系列文章,并将此作为教学、备考的指导性文件。
二、常态化地开展教学大比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24日8点至10点的襄阳一中点评会上,该校的专家、教研组长对四月中旬举行的优质课竞赛,特别是对每个选手的课进行了详尽的点评,包括仪态、教态、精气神、教学程序、师生互动、生成问题、为学生的点赞等等,会上指出“一堂课上好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强调备课、研课、集体智慧的发挥是备好课、上好课的保障,强调了要加强“二次集体备课”,整合优质资源,充分挖掘优质课的价值,要把优质课上成常态课。这些观点犹如一剂清醒剂、一声洪钟,警省着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要如煅钢,百炼不辍,专业成长不仅要靠外力推动,更要靠自我学习。
三、规范“三环七步”下教师课堂行为,重视教学过程中所生成的问题。
听完点评会后,我上午和下午共听了三堂课:一节语文、一节地理、一节政治,语文在该校C班听的,地理在A班听的,政治在B班听的,总的来讲,各有千秋,都值得用心体会:
语文课:第一步,白板展示学生的试卷及答案(小说《梨花白》“贵妃醉酒”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作用)。展示的试卷,书写、答案均有瑕疵;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读题,明确答题的指向及要求;第三步,学生展示,修正答案。学生积极性不高,老师点名回答,再引导、点拔、修正,注意了答题的规范性,即结合文本,不驾空,要分条,要采点;第四步,白板展示试卷及答案(宋词《芳草渡》,方法、步骤与前面相同,效果较好。)
借鉴之处:突出、强调主观题读题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
地理课:一、正式上课前,学生背诵相关知识,比较热烈;
二、白板展示图表化的“天气特征”,形象直观,对比性强;三、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把所学知识复习一遍;四、根据导学提纲,分小组讨论,老师指出讨论时的焦点问题。
借鉴之处:用视频、音频模拟天气,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掌握。
政治课:一、学生背诵学过的知识;二、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进入新课;三、使用“导学提纲”,明确目标,指导学法;四、小组讨论;五、学生演板,完成自测试题。
借鉴之处:1、有意设计几道表达有误的句子,引导学生去解读教材,进而自我纠错,培养学生深读文本、深入思考的习惯。如:发展是和平的前提。中国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建议反映了各国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国的支持;诸如此类。
2、重视加分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专注力;鼓励学生生成问题,目的也是把学生注意力拉到课堂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