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校名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能力为核心,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培养目标
㈠总体目标。以实施“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为抓手,通过多种途径,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五年期间,按计划、分步骤培养40名扎根教学一线、教学业绩突出、学生喜爱、同行公认的名师。
㈡具体目标。2017年——2018年分科培养8至10名。
三、培养路径
主要培养路径有:
1、专家引领。加入本地区本学科的县级名师工作室团队,聘请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襄阳市隆中名师、县级名师作为培养对象专业引领的导师。对培养对象进行专业发展诊断,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2、岗位练兵。把课堂作为培养名师的主阵地,扎根教学一线,认真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公开课等活动。
3、科研驱动。开展在岗自主研修,参与课程课改研究。积极参与本学科课题研究或承担本学科教改实验任务。总结梳理教学理念,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理论,分享教学成果。
4、集中研修。组织一批校级名师参加集中研修,由湖北省特级教师、襄阳市隆中名师、县级名师授课,提升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培养对象遴选条件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扎根教学一线,教龄在5年以上,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能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的教学微课程应用到网络研修社区并受到好评。所任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地区领先,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同行公认。获得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奖励。
3、主持或参与县级及以上教学研究课题或承担本学科教改实验任务取得明显成效,承担县级教师培训相关任务,引领、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并取得显著成效,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
4、贯彻《教师专业标准》,有自己专业发展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教师专业发展任务。
附:2017年培养指标。
语文2人,数学2人,英语1人,物理1人,化学1人,生物1人,政史地1人,音体美信息技术1人。
五、组织管理
㈠明确责任,强化领导。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解责任,细化分工,形成合力,将培养计划落到实处。
㈡制定培养计划。上半年评选校级名师,下半年推荐县级名师、市级名师。学校成立评选委员会,规范评选程序,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接受全体教师监督。原则上实行梯级培养评选,即培养评选县级名师必须是校级名师,培养评选市级名师必须是县级名师,已经获得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襄阳市隆中名师名校长的,自然进入南漳县名师行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